紅都往事: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領導人需要有嶄新的形象,但當時的北京找不到特別好的西裝裁縫。而在上海,活躍著一群最早來自寧波的“紅幫裁縫”——鴉片戰(zhàn)爭后寧波開埠,他們就開始為被稱作“紅毛”的外國人做衣服。因其裁制的西裝、中山裝手藝精湛而聞名天下。
紅都遷京:1956年,在周恩來總理和時任北京市市長彭真的安排下,208名來自上海波緯、雷蒙、造寸等21家服裝店的“紅幫裁縫”被選拔到北京,其中最著名的7家成立了北京友聯(lián)時裝廠,后更名為北京市紅都時裝公司——紅都之名,寓意“紅色首都”,也有紀念“紅幫裁縫”之意,這一事件在紅都企業(yè)史上被稱為“紅都遷京”。紅都遷京后主要面臨三大任務:為中央領導服務;為出國人員服務;為駐京使團服務。從此紅都開始了皇家制衣的輝煌生涯。
剛遷到北京時,紅都是著名的中央辦公廳特別會計室下的“服裝加工部”,一年后轉(zhuǎn)到地方,成為北京市屬企業(yè),此后的幾十年間,紅都只為“三大任務”服務。
紅都改革:改革開放后,紅都的衣服開始走出紅墻,面向?qū)こ0傩铡?993年,北京市紡織品公司、北京市勞保公司、北京市華表時裝公司和北京市紅都時裝公司合并組建北京紅都集團公司,隸屬北京一商集團。轉(zhuǎn)型中,紅都也歷經(jīng)挑戰(zhàn),曾因摸不準市場需求導致庫存高企,業(yè)績下滑。于是紅都找到自己最擅長的領域——高端定制,依托這一塊,走精品路線。
而在成衣制作領域,紅都最擅長的是工團裝市場——1990年北京亞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等重大體育賽事,1999年國慶50年慶典、2009年國慶60年慶典等重大活動中都有紅都制作的團體服裝,紅都還為國家各類體育、文藝團體制作服裝、包裝形象。市場也認可紅都的品牌和服務。每年的全國兩會上,紅都是唯一上會服務的服裝企業(yè),很多代表和委員都慕名來找紅都制裝。
如今,紅都一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現(xiàn)有子公司分公司15家,8家分店,14家特許經(jīng)營公司,并在全國大商場開有數(shù)十家專賣店,店中店。專注于中國時裝行業(yè),男裝行業(yè),男襯行業(yè)以及高檔西服,中山裝定制業(yè)務,成為中國高端成衣定制第一家。